橡塑行业网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小程序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扫一扫关注

扫一扫微信关注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用塑料袋贪方便的“习惯”何时“可降解”?

   2021-11-03 299
导读

广东最严 “限塑令” 实施一周专家认为,限塑要从源头管控,从政策上鼓励早在2008年6月1日,全国范围内开始正式实施“限塑令”,各地各大商超开启塑料袋“有偿使用”模式。少则一毛,多则一元,“限塑令”实施的12年间,的

广东最严 “限塑令” 实施一周


专家认为,限塑要从源头管控,从政策上鼓励


早在2008年6月1日,全国范围内开始正式实施“限塑令”,各地各大商超开启塑料袋“有偿使用”模式。少则一毛,多则一元,“限塑令”实施的12年间,的确让不少消费者在使用前“三思”了一下,但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,这一成本敌不过“方便”二字。


广东省发改委提到,广东省塑料产业的产量、产值约占全国的16%和26%,位居全国首位,但在可循环、易回收、可降解塑料技术和产能方面存在明显短板。为此,广东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》,该“限塑令”自今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,被称为广东版最严“限塑令”。


上述意见明确,到2020年底,广州、深圳城市建成区的商场、超市、药店、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,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,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。


那么一周过去了,广州的实施情况如何呢?就此,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多个区的商场、超市、农贸市场等,发现农贸市场、超市的免费塑料袋成了“消耗大户”,尽管如此,有部分商家纷纷响应政策,开始提供可降解购物袋,并取消了塑料吸管。




免费塑料袋使用量大 有超市每天消耗上千个


在超市,稻谷杂粮、水果蔬菜、肉食海鲜等陈列在货架柜子里的食物,只要不是提前包装称重并打上价格标签的,都需要市民自行挑选称重。这意味着手撕塑料袋成为了刚需,而一般需要称重的散装商品旁,都会放着一大卷的连卷袋,即手撕保鲜袋。在走访观察中,新快报记者发现,对于结账时需要自费购买的塑料袋,有不少市民已形成了“惯性思维”,能不用塑料袋便不用,不过对于这些连卷袋却“相当大方”。


9月6日,新快报记者来到位于龙口西的一家百佳超市,观察到市民在挑选蔬果时,一般只用一个保鲜袋即可,但一旦挑选肉类,便会比较“大手大脚”些。现场有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进入生鲜区后,先撕下来两三个保鲜袋,再前往猪肉区挑选猪骨——一个保鲜袋套手,避免脏手;另一个保鲜袋则用来装猪骨;待工作人员称重后,再将这袋猪骨放入一个新的保鲜袋中。这么算下来,这位阿姨买一份猪骨,前后共耗费了3个保鲜袋。


而即使面对包装完整的袋装冰鲜鸡,不少消费者都会因为它是从冰柜里拿出来的,而在外面再套上一层保鲜袋,避免融化带来的水珠。


相比结账时需要购买的塑料袋,免费的连卷袋备受“欢迎”。在越秀区的一家胜佳超市,超市店员介绍,顾客很多是周边社区的居民,部分人会自备环保袋,或者拉着手推车,但由于连卷袋是免费的,消耗量比较大,有些人还会顺手多扯几个回家。


“他们是顾客,我们也说不了什么,每天要用掉八九卷袋子。”店员有些无奈地说。以每卷200个袋子计算,这个超市每天要消耗掉上千个连卷袋。此外,除了购物袋和连卷袋,超市里用到的塑料制品还有用于装生鲜的泡沫箱、包装绳和分装水果、蔬菜的塑料盒。


随后,记者走访了棠下金佳生活超市、客村沃尔玛,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不少见。


电商生鲜包装常过剩


已有商家用纸袋代替


在此次广东版“限塑令”中,多次提及电商、外卖、快递等新兴领域,这几方面无疑成为重点限塑对象。对此,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》政策解读透露,据行业协会统计,2019年广东省外卖、快递、电商等行业消耗的一次性塑料袋、塑料包装、塑料餐具等合计达到55.5万吨,近三年年均增长达16%。


“我买4个黄桃,每个先用泡沫网装着,再放在透明塑料盒里,盒外面再套一个保鲜袋,最后再一个塑料袋。”市民陈女士平日里喜欢在某电商平台买菜,但对于部分生鲜蔬果的“过分”包装并不赞同。“虽然感觉平台是怕商品磕碰致坏,但这样的包装真的太浪费了,拆出来一堆垃圾,消费者处理起来也麻烦。”


此外,外卖、快递越来越成为塑料制品的“消耗大户”,目前大部分外卖餐饮企业,在配餐时为了保证菜品的完整性以及方便配送,会在外包装使用塑料袋。据新华社报道,公开数据显示,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以上。以每单使用1个塑料袋计算,年使用塑料袋超过了70亿个。


不过,也有消费者向新快报记者反映,“限塑令”实施后有餐饮商家的外卖包装已悄然“升级”。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,她常点的某家面食连锁餐饮品牌,以往小食炸鸡排是用塑料袋包装好,放在面盒上。而最近一周点外卖,发现塑料袋改成了纸袋。“虽然纸袋一闷容易有股味道,而且容易渗油,但这样更环保些,也不错。”


塑料吸管逐渐“隐身”


纸吸管成饮品店新宠


从去年起,星巴克试点纸吸管,引起一轮热议。而今年以来,其线下门店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,推广纸吸管。9月6日,新快报记者来到位于龙口西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,发现点冷饮时,店员并不会提供纸吸管,而是建议直接开盖喝,但顾客可按需自取。同时,该店提供打包饮品和食物的包装,均为纸袋。


记者走访多家网红奶茶店发现,大多数的包装仍沿用着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吸管,一个订单有多杯饮品的,还得再加一个塑料托底。某网红奶茶店的打包方式颇为讲究,先用一层薄膜把塑料杯装着的奶茶包起来,贴上封贴,再装进打包的袋子里。这家店的一款主打产品,还是以桶装水瓶为卖点。


奶茶界“网红”喜茶,亦在外卖时提供了多样选择——下单时顾客可选择纸吸管或常规吸管。记者在天河北路的一家喜茶店看到,店内贴有说明告知顾客推广纸吸管,外卖包装袋也改为带有保温功能的编织袋。然而,放置吸管的桶内摆放的却是塑料吸管,店员解释称,这是由于当天店内的纸质吸管使用完了。记者看到,喜茶提供的塑料吸管包装上,写明“少使用吸管更环保,无加料产品可通过杯盖小口或开盖饮用,无需吸管”的字样。


而对于麦当劳、肯德基两大连锁品牌,也纷纷推出相应的措施。6月30日起,麦当劳中国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近千家餐厅的堂食及外带率先实施停用塑料吸管,消费者可通过新型杯盖直接饮用不含固形物的冷饮。


记者走访天河一家肯德基时,发现点餐处旁立着一块牌子,写明“不用吸管或杯盖也能美美喝一杯”,表示冷饮不提供吸管和杯盖,如有需要请向店员询问。该店店员告诉记者,多数顾客拿到餐食会问为什么没有吸管杯盖,一旦解释后大部分顾客都表示支持。如果得知用餐顾客中有小孩子,则会主动提供杯盖和吸管,“怕小孩子喝饮料时洒出来,造成不便。”不过记者发现,该店内有个顾客自助打包区,里面放置着纸巾、纸袋,装食物、饮料的两种塑料袋,喝热饮的吸管,塑料勺子等,可以随时拿取,并无限制。


 
(文/小编)
 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 

版权所有:江苏远华橡塑有限公司

苏ICP备18062203号-2